
關於智齒
智齒是否需要拔除?
智齒正式的名稱是第3大臼齒,之所以被稱為智齒,乃由於其萌出時間常在16-20歲,恰好是發育過程中邁入成人智慧較為成孰的階段,故稱為”智齒”。智齒在成年後長出牙床,此時顎骨生長已經停止且牙床的其他位置也被牙齒佔據,所以能不能順利萌出就看剩餘牙弓的長度是否足夠以及萌出的角度是否良好而定。
我們建議,有下列情況發生應考慮拔除智齒:
1.嚴重蛀牙或牙周病,位置不佳,治療困難
2.牙齦反應發炎或依醫師判斷智齒發炎率高應做預防性拔除者
3.上下顎有ㄧ顆已拔除,則對咬合考慮ㄧ倂拔除
4.已造成鄰接牙(第二大臼齒)蛀牙或醫師認為有此可能者
5.引起神經或牙根之壓迫症狀者
6.引起骨內病變者
☆ 水平阻生智齒,引起周圍骨吸收及牙齦膿腫,必須予以拔除。
拔牙注意事項:
「非手術性拔牙」
1.咬緊紗布40分鐘至1小時,不必更換紗布、口水血水請正常嚥下。
2.紗布拿掉後若仍無效,請與醫師聯繫。
3.任何影響傷口血塊的動作,如漱口、吸吮傷口、吐口水應避免。
4.吸菸、刺激性食物及熱食均應避免。
5.若干原因會使血塊無法在傷口穩定成形造成齒槽骨舖路或齒槽炎,傷口極痛且癒合慢,請回門診處理。
「手術性拔牙」
1.您仍須遵守前述各項。
2.手術後儘快開始冷敷,可減少腫脹,術後24小時內皆採冷敷,每20分鐘休息20分鐘。
3.術後48小時起可開始熱敷,使腫脹逐日消退,方法同冷敷。
分享